吴灿利现任岳麓区天顶街道尖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2002年、2007年、2015年先后当选为岳麓区第二、三、五届人大代表。
任职以来,吴灿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对党的忠心、对社会的公心、对代表职务的尽心、对人民的贴心”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履职尽责,扎实高效,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三次当选的“老代表”,吴灿利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尖山社区的发展。利用日常闲暇时间,自觉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政治的坚定性和履职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积极参加区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学习,掌握人大的最新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学习,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依法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担当作为,夯实社区发展基础
2002年第一次当选人大代表,吴灿利增强了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要带领村里(尖山社区于2017年由原尖山村改为社区)老百姓脱贫致富,住上好房子,娶上好媳妇,过上好日子。
想致富,先修路。面对让行人“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村中道路,吴灿利决定先从修建道路开始,谋划社区的经济发展。他率领支村两委,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平台,向区人大反映村里情况,在区人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争取到资金1000多万元。他日夜坚守监督,全面协调推进,最终拉通了16公里的村级道路,解决了家家户户的出行难题。
“吊扇转起来,连只蚊子都打不死”“冰箱、洗衣机成了启不动的摆设……”自小听着村民的这些抱怨,吴灿利心里很不是滋味。多年来,村中老旧落后的电力设施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那时因为缺电,打水抗旱的抽水机忽然停转了,大家伙儿看着焦渴的禾苗干着急。“问题摆在面前,迟早要解决,拖延一天就是拖延责任!”吴灿利当着支村两委的人说。紧接着,他带头在省市区职能部门之间来回奔走,一级一级汇报争取,终于筹资100多万元对全村农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工程完工后,村里增设了6台变压器,新增供电1400千伏安,彻底解决了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难题。
通了路,拉上电,吴灿利不辞劳苦,多方争取,带领村民实干苦干,又将天然气和清洁干净的自来水接进村,通到了百姓家中。基础设施的,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周围群众都夸赞吴灿利是一个一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书记。
坚持产业带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尖山位于城乡结合部,之前村中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种植水稻。
“要想富,先富脑袋”。带领村民致富,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随着岳麓区的大发展,吴灿利带领村民果断发展转型,利用村中土地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建设,发展集体经济。2001年以来,村里成功引进了军事教育基地项目、静园山庄项目、市国土局2100储备用地项目等等。
项目建设涉及到240余户群众的拆迁,对此绝大多数群众给予理解支持,但也有个别群众提出不合理要求,始终不愿意腾地。吴灿利深知拖得时间越长,工作越难做,村中经济发展就越被延误,老百姓就不能早上过上好日子。作为当家人、领头羊,他一旦遇难而退,就是失职,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秉持勇于担当作为、勇于啃硬骨头的精神,吴灿利抽丝剥茧,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理清理顺,请部分持不同意见的群众监督工程建设和村上财政收支……关于拆迁的群众工作持续了多年,终于,尖山村拆迁安置矛盾得到有序化解,村民全部协议拆迁,目前已基本安置到位,2100多亩的储备用地全部启动,一些地产项目陆续进入社区,带动社区经济飞速发展,村中老百姓也从中致了富,住上了高楼,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吴灿利紧跟社区经济的发展变化,面对可开发土地的逐渐减少的情况,为社区发展长远考虑,带领大家启了社区经济发展的二次转型。社区现有物业用房6000多平方,“两安”用地90余亩,为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经居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开展对外合作招商,发展租赁经济和服务业,解决失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扶贫济困,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建成小康社区,一个也不能少,一户也不能落下。”吴灿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社区的致富带头人,自己富裕了,不忘带着乡亲一起富。他把社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组织起来,与经济条件差、产业发展慢的党员结成帮带对子,设立了“党群互助岗”和“致富能手互助岗”,确定指标、责任,明确时间和任务,通过资金援助、技术传授、项目分担、信息共享等措施,帮助50多户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创业发展。
尊师重教是尖山社区的传统。前些年由于尖山生源较少,所有小学生都要到邻村上学,路途较远,学生上学不方便、不安全。吴灿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由村上出资,租用一辆专用校车,每天定时接送孩子。同时,为了鼓励农村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社区每年拿出资金奖励考取重点高校的学生。近年来,尖山社区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日益增多,村民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吴灿利热心公益,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谁提起他都是树起大拇指,连连夸他好。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公益的步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援手。尖山社区居民郑某、罗某、李某患上癌症后,没有足够的医疗费,吴灿利得知情况,立即组织党员募捐,将筹集的16多万元善款送到患者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他还组织爱心扶贫活动,帮扶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的25名大学生,4年筹集捐款40余万元,帮助这些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大学。因为热心公益、甘于奉献,2013年12月吴灿利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岳麓区人大
编辑: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