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新闻网6月18日讯(记者章迎春 通讯员 陈旺 杜坚)青山绿水间掩映着一栋栋农居,屋前的枇杷挂满枝头,路旁的山花灿烂竞放,坡上的牛儿悠然吃草,穿村而过的道路洁净如洗,14日,记者走访太平村,感受着一幅宁静祥和的新农村景象。“我们村里最大的变化要数环境卫生的改善,门前的马路天天有人来打扫,村民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现在脏乱差不见了,生活环境好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太平村的李大爷感叹,如今幸福指数蹭蹭涨。
太平村垃圾分类
行走在太平村村部旁,一幢精致的绿色垃圾分拣房格外惹人注意。没有露天垃圾池,各家各户门前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今日,太平村书记吴志中欣喜地对记者说:“现在什么垃圾放什么桶基本没人搞错啦!”
从最开始的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到现在的蔚然成风、行动自觉,太平村探索出了一种适应村情、群众接受、效果明显的垃圾分类减量的新模式。
太平村书记吴志中介绍,太平村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西南端,村所辖面积7.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017户,3886人,是一个纯农业村,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着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如何在一个纯农业村进行分类减量,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村支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征集意见,带队去望城、浏阳学习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实地查看垃圾分类流程,经过反复研讨论证,最终决定实行符合村情的“三次分类减量处理模式”。
即第一次由农户自行减量,厨余、果皮菜叶喂鸡鸭,少数建筑垃圾用作填路,杂草及农作物作堆沤晒干处理,约占垃圾总量的60%;第二次由片区保洁员上户收集可回收垃圾,进入新建的分拣中心进行分拣,约占总量的30%;第三次由保洁员收集最后10%不可回收垃圾,集中分拣后由专业部门统一运输、清洁处理。
减量模式确定了,怎么确保村民积极配合参与?发放宣传单、粘贴标语、制作专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培训动员会,所有能用的宣传方式都用了,但要让农户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并非易事。这时,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凸显,太平村把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组织职责,以网格为单位进行宣传,村党支部率先动员,村内党员示范带头,党员、村民组长层层发动,既做垃圾分类的执行者,又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和督导员,还通过村民大会表彰、村小组竞赛等形式鼓励垃圾分类。
杜运泉是太平村的保洁员,他感慨:“以前厨余湿垃圾混合在其他垃圾中,垃圾桶常年恶臭,现在干湿分离,空气变好了,垃圾拖运也方便多了!”
据悉,过去太平村平均每天有2车垃圾运到街道垃圾中转站,现在农民自行减量了一部分,可回收垃圾分类运送,平均5天才两车垃圾。截至日前该村共收取可回收垃圾2.51万千克。
来源:岳麓区新闻网
作者:章迎春
编辑: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