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周文萍展示她给支教学校孩子画的素描人像。图/记者金林
学生画像
一本画册,记录一段师生情。
支教老师周文萍用画笔记录下50名孩子纯真可爱的模样。
周文萍爱这群孩子,这群孩子也以自己稚嫩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爱。她说:“这些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关爱。”
“这是我画的第一张,这孩子很可爱”,“这个女孩在上音乐课时很投入”,“这个小帅哥是一个很好学的男生,受到表扬他就笑得像朵花”……9月16日,美术老师周文萍拿出装着50张孩子画像的绘画本轻轻地抚摸着,向潇湘晨报记者讲述她去山区支教的故事。
去年9月,长沙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周文萍主动申请到邵阳县五峰铺镇一所小学支教。今年6月,她回到了长沙。周文萍说,在那里她认识了50名纯真可爱的孩子,等他们小学毕业了,一定要回去看看。
带着艺术教育的心下乡支教
周文萍是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的美术老师,她已经教了20年的美术。在听到学校有下乡支教的名额时,周文萍主动申请。她说:“不同的地方教育观念不同,孩子们的情况也不同,偏远山区也需要艺术教育的开发。”
带上画笔工具,周文萍来到邵阳县五峰铺镇第二小学。到学校才知道,由于小学师资力量匮乏,她被任职为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周文萍表示,教越小的孩子,身上责任越重大。想尽快适应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改变教学方法,包括语音语速语调都要有变化。“孩子们都以非常纯净、渴求关爱的心,怯怯生生地走近我。”周文萍表示,希望在自己支教的时间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班里来了一位会画画的语文老师
刚开始教语文,有些词孩子们不懂,周文萍就用粉笔将这些词在黑板上画了出来,画出来图案让孩子们很快地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些图案也触动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他们开始渴望周文萍可以给他们上美术课。学校没有开这门课,也不知道孩子们的基础怎么样,周文萍找来美术教材,根据孩子们对色彩的了解,抽出时间给孩子们上起了美术课。
“当地家长们教育观念不同,他们会给孩子们买糖,但不一定会买书、买笔。”当周文萍准备要教美术时,才知道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画画用的笔,好在听闻有位老师要教画画,家长们都给孩子们买了马克笔。
周文萍有一个习惯,她每看到一个有趣的瞬间,都会用相机拍下来。有一次,她看到班上有个小女生,头发上扎了3个辫子,便拍了下来。放学之后,她开始想把这张照片画出来。去年11月7日,这张素描画完了。
“老师,什么时候给我画素描呀?”孩子们得知老师画了画,都争着想要自己的素描画。一个小小的愿望,让周文萍感觉到巨大的责任,她决定给班上50名学生都画一张。
一天最多上5节课,周文萍的腰病也复发了,她抽出休息时间画素描的事却从来没有停过,她说,她不愿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睛。
今年6月,周文萍和孩子们离别之际,她终于将50幅素描画完,她将画都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送给每一个孩子。
故事
“老师,我长大后要去长沙找你”
5月21日是周文萍的生日,孩子们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这一消息。在上课的时候,纷纷给老师递上“生日快乐”的纸条,还送上亲手折的小星星,有的孩子还上前将她抱住。“刚来的时候,有小女生抱我,后来小男孩都会跑过来抱住我。”周文萍笑着说。
在递过来的纸条中,有个男孩写着“周老师,我长大后要去长沙找你”。周文萍说,其实这些小孩缺少的是爱,他们需要关爱,他们是无比纯真的。
最后一堂课上,有的孩子哭了。课后,家长打电话告诉她,有的孩子回家也哭了。周文萍说:“等孩子们都毕业了,一定回去看看他们,看看他们都长成什么样了。”说完她眼睛里有了泪光。
本报记者文鑫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