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9月19日,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文化建设专场在长沙举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省各族人民扎根优秀湖湘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沃土,砥砺奋进、薪火相传,推动文化旅游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湖南70年发展巨变的生动缩影。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从底子薄弱到繁荣兴盛,从夯实基础到攀登高峰,从保护为主到合理利用,从一张白纸到支柱产业,从较为封闭到主动开放,不论是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文旅服务,还是艺术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文旅产业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1
公共文旅服务
1949年
全省只有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
2018年底全省共有
公共图书馆140个
文化馆145个
文化站2395个
大多数的市和县都建起了文体艺术中心
91.5%的村(社区)建起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关键词2
艺术精品创作
2014年后新创大型剧目150多台
每年惠民演出超过1万场
打造精品旅游演艺项目近30个
艺术表演团体
从1949年的53个增加到510个
14人荣获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关键词3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全省文物管理机构
1951年 1个
2018年 276个
博物馆从1家发展到156家
世界文化遗产已达3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3处增加到183处
其中革命旧址类53处,居全国第一位
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8个
代表性传承人121人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4个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2018年接待观众362万人次
成为全国接待人数最多的省级博物馆
各文物开放单位、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7000万人次
关键词4
文旅产业建设
2017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2112.08亿元
占GDP比重达6.2%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
达4709.74亿元
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53亿人次
比1988年增长了120倍
实现旅游总收入8355.73亿元
实现旅游业增加值2230.75亿元
占GDP的6.12%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81%
现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
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
5A级景区9家
五星级饭店19家
一批国际品牌旅游饭店落户湖南
20世纪70年代湖南省只有3家旅行社
现在已发展到907家
注册导游2.79万人
促进规划建设13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62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
关键词5
对外文化交流
全省接待入境游客
1988年 6.5万人次 2018年 365.1万人次
赴港澳旅游
1986年 100多人 2018年 287.12万人次
2019年上半年
全省接待外国游客首次超过港澳台人数
张家界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4.9%
出口文化产品116.4亿元
同比增长89.1%
关键词6
文化品牌
湖南广电在“亚洲品牌500强”中
居亚洲广播电视品牌第2
是首个进入亚洲前十的省级广电台
湖南出版位列全球出版企业50强第6位
浏阳花炮产值世界第一
出口占全国总量的65%
全省境内上市文化企业达8家
居全国前列
2019年中南传媒、芒果超媒、电广传媒
入列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关键词7
文化园区
目前全省共有59家文化产业园区
2018年
全省文化产品进出口额达25.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8%
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7%
总量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8
文明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常德市 岳阳市 韶山市
近年来
湖南省成功创建了212个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文明村镇164个
全国文明校园24所
全国文明家庭10户
关键词9
公民道德建设
全省共产生全国道德模范16人(组)
提名奖55人组
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300余所
评选出72个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117个省级文明餐饮示范店
聚焦农村社会问题移风易俗
深入开展文明节俭
关键词10
志愿服务
全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到2万多个
注册志愿者突破1000万人
关键词11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家发展到110家
另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持证机构350家
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13家
备案机构18家
自2004年起经过10年建设
共解决117507个自然村261万户农村群众
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截至2018年底
全省无线广播覆盖率达97.92%
电视覆盖率达98.52%
长沙篇章
文化事业亮点频现 文旅融合态势良好
近年来,长沙文化事业亮点频现。连续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标准化示范地区、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东亚文化之都、未来文化城市、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一系列城市名片,是长沙文化事业繁荣的证明。
长沙的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长沙滨江文化园、岳麓书院、刘少奇故居成为全省十大文化地标。 全市1900多支团队近十万业余文艺骨干,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 有艺你就来”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等活动。 上半年,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接待人次超千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706场,超额完成了半年度目标任务。省市共建长沙交响乐团成为全国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一大创举和成功案例。
长沙园区建设呈现井喷之势,园区建设不断提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锁定“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目标,上半年园区企业实现营收210亿元,市县两级税收4.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和3.1%。望城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华谊长沙电影小镇一期“意大利小镇”、长沙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正式运营。
文旅融合展现出良好态势。2019年截至6月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68.35亿元,接待游客7942.94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6.21%和13.40%。2018年长沙市入境游客好评率达96.5%。
数说长沙
2018年
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接待人次突破1800万
全市共有
博物馆11家
艺术馆30家
图书馆12家
非遗馆24家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落地企业150家
全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808亿元
2019年1—6月
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接待人次超千万
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706场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园区企业实现营收210亿元
新建10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旅游总收入968.35亿元
同比增长16.21%
接待游客7942.94万人次
同比增长13.40%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