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起步看北上,落地看长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郭文珺 编辑戴闻名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 ( 长沙 ) 测试区
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在2021年初,以一篇题为《智慧之城》的文章报道了长沙的智慧产业,特别是智能驾驶业。
文中写道:“智能网联汽车是长沙众多创新引领的布局之一。长沙很早就对这一领域的商业应用饶有兴趣。智能驾驶技术不仅限于重卡运输,而且可以节省时间、运营成本和燃油消耗。长沙市政府是中国第一批发放智能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的地方政府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建立智能驾驶测试区的城市之一。”
长沙,正在加速打造中国“智能驾驶第一城”。
长沙模式
2016年,时任长沙市长胡衡华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探讨长沙如何实现产业升级的问题。
李泽湘教授是湖南人,在机器与自动化研究领域声名卓著,他同时也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最广为知晓的是孵化出了深圳大疆。李泽湘在2016年提出,长沙拥有本土汽车、北斗导航、储能电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可以考虑把这个优势与前沿的人工智能产业结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全球创新热点和产业前端风口,被称为未来汽车工业革命的核心,孕育着万亿量级的市场规模。与此同时,其发展正处于政策窗口期和产业投资关口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体尚处于不完全竞争态势,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布局,谁能够率先突破,谁就能抢占先机。
长沙对李泽湘的建议作出了积极响应:长沙要发展智能驾驶,并且首先要修建一座智能驾驶测试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
2016年,位于长沙湖南湘江新区的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启动建设。2018年6月,测试区正式开园,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主战场”,作为“追赶者”加入了“智能驾驶之城”的竞争。
不到半年时间,2018年11月,湖南湘江新区的智能系统测试区跻身 “国家队”,获工信部授牌“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起步不算早、优势不明显的内陆城市长沙,如何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弯道超车”?
长沙选择在湖南湘江新区前瞻布局,利用国家级新区的“金字招牌”和“先行先试”等诸多优势,探索长沙发展的独到模式——“车路云网一体化”。
智能网联汽车落地,首先需要解决“车路协同”的问题。长沙做车不是强项,因此决定转换思维,在“路”上做文章,以路促车。
长沙于是率先开通了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线。对红绿灯、路测设备、公交车等以“路”为主体的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在全市范围内使用车联网控制交通信号灯。当公交车靠近并发出优先通行请求后,红绿灯会根据全局情况优化,为公交车放行。
智慧公交线开通以来,车辆行程时间平均缩短了约13.3%,行程速度平均提升约15.4%。
智慧的“路”改造完成后,聪明的“车”也需要协同升级。
根据长沙“头羊计划”的规划,除了全市所有传统公交车将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之外,还将针对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环卫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进行智能化升级,在自动泊车、智慧环卫、封闭园区自动驾驶等场景中,也已进行布局。
在构建强大的“云”方面,长沙基于测试区开园以来的测试实际大数据,加上华为云模拟场景等虚拟数据,打造了全市智慧交通数据底座,构建出未来城市交通大脑的重要组成平台——智能网联云平台。
除此之外,长沙还与中国移动、华为等密切合作,建设了灵活的“网”。通过推进车用无线通信5G网络建设,保障车端、路端乃至云端进行实时、全方位的交互信息。同时,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
“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强大的云—灵活的网”的协同闭环由此形成。
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内行驶,驾驶座位的测试员关注路况和驾驶数据
落地看长沙
智能驾驶核心技术是否能够通过商业化落地,也是智能驾驶城市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6年11月,长沙市政府签署了《关于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组建有关问题的会议备忘录》。2017年10月,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担任董事长的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又称“希迪智驾”。
希迪智驾常务副总经理应龙告诉本刊记者:“智能驾驶的理念是让驾驶更轻松更幸福更节能,不是让司机失业。”比如智慧矿山和无人矿卡技术,能够解决矿山与矿卡司机的双重安全痛点。传统的矿车作业风险度高,企业和政府也要为作业安全性“提心吊胆”。安装了智慧矿山系统后,矿车司机“变身”为操作员,在地面工作室手动操作电子显示屏,“指挥”千米矿井下的矿车运输,杜绝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也更高。对于企业来说,无人矿卡还能节省一半的人力成本和部分燃料成本。
有别于其他智能驾驶公司,希迪智驾没有专攻一条赛道,而是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两条腿走路。在中国,得益于交通强国政策和5G新基建的发展,“车路协同”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且市场容量巨大。其研发出的智慧高速CRSS、公交优先方案、智慧网联道路管理系统等,可以推动自动驾驶在中国更广泛落地。
目前,希迪智驾的园区无人重卡预计2021年可转化200台订单,实现数亿收入,并以此为起点扩展到全国工业园区,其智慧公交、智慧环卫方案则已覆盖20多个地级市。
2019年,首届百度阿波罗生态大会在长沙举行。市领导明确表示,长沙拥有历史名城、山水洲城、枢纽之城、科教之城、宜居之城5张城市名片,未来希望拥有“智能驾驶第一城”的第6张名片。
目前,国内智能驾驶相对起步较早、优势明显的城市,大多是一线城市或位于沿海地区,比如北上广深和浙江福建。长沙起步不算太早,但目标明确,特点鲜明,政策力度大。如今,智能驾驶“起步看北上,落地看长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研究》白皮书中,长沙的排名甚至超过了上海和广州,名列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北京。
长沙拥有全国模拟场景最多、综合性能领先、测试服务配套最优、5G覆盖范围最广的智能系统测试区,涵盖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从而吸引了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前来“赶考”。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评析》白皮书,长沙测试区综合实力已经排名全国第一。
比起北京“搭基础”、上海“靠造车”、广深“做技术”,长沙的鲜明特色则是“建生态”。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运营方湘江智能目前已经引进了百度、华为、腾讯、舍弗勒等70多家国内外巨头企业和中车时代、地平线等12家知名科研院所。
2021年1月29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湖南)获批筹建,这是长沙继国家级测试区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后再次入选“国家队”,成为中国唯一获得此项领域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覆盖了检测、应用和认证三个环节。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则是长沙车联网先导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020年10月,湘江智能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共同参与制定车联网测试标准场景、探索车联网数据平台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未来车联网应用落地和商业运营提供可行性标准。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中,长沙将参与国家、部委标准建设,重点是在危化品车联网运输、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运营技术条件、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要求、封闭测试区及开放道路相关建设标准等方面标准共建,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长沙样本”。
来源:新华社
编辑: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