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岳麓山便是这样的红色景点。岳麓山因南北朝《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她海拔不过300米高、面积不过35平方公里,既不高大也不险峻,但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尤其是她浓浓的爱国印迹让每一位登临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深秋时期的岳麓山,山上枫叶似火,十分绚丽。位于清风峡中的爱晚亭,附近大片大片的枫叶更是灿烂无比,如同二月红花。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山行》中就曾写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晚亭的得名也源自于此。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也曾有过描写过岳麓山的美丽秋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今,主席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就刻在爱晚亭藻井内。毛主席与岳麓山、爱晚亭有着深厚的渊源。巍巍岳麓山,到处都留有他年轻时期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上下求索、不断奋进的足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在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从青年毛泽东在岳麓山的足迹中寻找爱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1、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青年毛泽东发现旧中国贫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民精神麻木,于是,他提出爱国应该从健全体魄开始,用体育来唤醒民众的理智与热情。1917年,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明确提出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呼吁个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更需要有健全的体魄才能担当起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重任。为锻炼体魄、磨炼意志,他经常邀请蔡和森等同学好友在雨天、雪天,甚至是雷雨交加的深夜登临岳麓山顶,开展“风浴、雨浴和日光浴”。第一师范毕业后,为继续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他们经常在岳麓山上野餐露宿,在爱晚亭里通宵达旦地读书研讨。1954年,周世钊回忆起当年毛泽东在岳麓山的生活时,这样描写道:“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记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重写。”可以说,爱晚亭是当年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青年交流新思想、传递新理论、探索新道路的重要场所,真实记录了五四时期一代湖湘青年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新时代,爱国就是要像青年毛泽东一样,始终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系人民,情系国家。
2、百折不挠的爱国情怀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青年毛泽东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苦苦探索,找寻出路。当时陈独秀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毛泽东提出至少要加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因此在岳麓山上开展“风浴、雨浴、日光浴”,还曾和蔡和森等人“天当房地当床”在爱晚亭露宿;为了结识一些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毛泽东在长沙很多学校张贴了征友启事,在这次交友中,相约友人见面的地方正是爱晚亭。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并成立了新民学会,当时新民学会的成立旧址就位于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森的家中。1925年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前,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了《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面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军阀的横行,张敬尧的昏暴,青年的烦闷,工农大众的痛苦,青年毛泽东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一直不断的探索出路,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光明,道路崎岖,爱国就是要踏着岳麓山上的爱国印迹,与圆梦途中的一切阻力斗争到底。
3、率先担当的爱国情怀
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国外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国内,一时间全国各地青年学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社团,探索并尝试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法。1918年6月,毛泽东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工读同志会”的组织。他们寄居在岳麓山“湖南大学筹备处”,也就是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在这里筹划建设“岳麓新村”,准备实施改造社会的具体行动。“岳麓新村”的总体架构为“新学校、新教育、新社会三位一体”,主张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共产的生活”。《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一书中对这一时期这群年轻人的所思所为曾描述到:“他们都很穷,吃上一顿愁下一顿,吃的是蚕豆拌米煮的饭;赤脚草鞋,上山捡柴,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他们一边读着书,一边作今后的计划。这种工读生活,大家精神上感到一种分外的振奋……然而大家的心情并不悠闲,个人前途和天下大事都待解决。自己向何处去,湖南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许多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的心情是最不宁静的,岳麓山古迹中流传的一副老对联:四面云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正好作为他当时心情的写照。后来因为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岳麓新村”的建设计划不得不中断,但在筹备新村的过程中,青年毛泽东对现实有了更加清楚地认知,对他两年后坚定地放弃“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主张而转向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岳麓书院里的新村设想,生动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湖湘青年为国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在新的长征路上,爱国就是要像他们一样,勇立潮头,主动担当起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重任!
来源:岳麓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党校教务部主任 毛艳
编辑: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