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第十二期“麓风大讲坛”文学名家讲座在岳麓区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先生为大家开讲《文学创作:生活 家乡 民族——兼谈儿童报告文学》。
窗外炎炎夏日,而长沙窑的故事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打开《彩瓷帆影》,仿佛数千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与现实就在此刻交汇,一字一句都是它们无声的诉说,被纪红建先生凝成文字和语言,写进书里,融进每个听众的心中。长沙窑的发掘,乡村扶贫的历史,毛主席的早期经历.....这一个个鲜活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例子在讲座上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听众,同时也传达出了纪红建先生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理念。
“想要写好一部作品,首先你要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现场,纪红建先生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创作经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导小朋友们如何去观察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兴趣,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在讲座上,他对广大前来参加讲座的读者提出了三点文学创作方面的建议——多阅读、勤动笔、会想象。首先,写作一定要有大量阅读积累的词句作为基础,从不同的作品里汲取不同的知识,这样写文章时才能有话说,才能行云流水。其次,要勤动笔,多观察。文学作品本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你写的东西,不能是逻辑不通的,它必须要在生活中有原型,有体现,这样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要会想象。他提倡小朋友们在写作时加入合理想象的元素。同时他也提出,想象的元素是文学作品的精髓之一,但不能胡思乱想,还是要到生活中去找灵感和来源。
讲座结束后,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在提问交流环节纷纷举手提问,与继红纪先生讨论感悟和自己文学创作遇到的一些困难,纪红建先生也一一给出了答复,并对提出问题的小朋友们给予了鼓励与肯定,现场的气氛活跃异常,本次讲座也就此达到了尾声。
“我希望本次讲座可以教给大家:文学创作没有所谓的秘诀和捷径,它有的只是一条大道,只是看你选择怎么去走。”纪红建先生本次的讲座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同时加入了许多自己创作过程中亲身的经历和体会,让听众倍感亲切的同时也真正学到了文学创作的知识,更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了文学创作梦想的种子,可谓是一次精彩而充满教育意义的讲座。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邓茗悦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