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易凯,男,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21级中医学专业学生,班级团支书,学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兼职团组织副书记,白箬之光青年志愿团负责人。
易凯,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21级中医学专业学生,新区白箬铺镇兼职团组织副书记,白箬之光青年志愿团负责人。
易凯参加志愿活动(右)。
湘江新闻网5月6日讯(湘江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秋燕)“我没有很突出的事迹,我做的是每一位学生、每一位青年都会做、正在做的小事。”采访之初,面对记者的采访来意,易凯腼腆得挠挠头。
面孔虽稚嫩,言谈间还有些许的腼腆,但他的行为和成效却是硬核而显眼的——高中毕业加入志愿服务,利用所学定期参加、组织学校学生进社区开展推拿、按摩、耳穴压豆等义诊服务,前往幼儿园、学校讲述中医药知识、分享中医保健常识,带着课题去乡间田野进行社会调研;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结合,参加直播助农帮果农解决滞销问题,进行美丽屋场建设助力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组织支教活动,让更多的乡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医药文化……
近两年来,易凯参与统筹策划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这些丰富的实践公益,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铸就了他身上那种蓬勃、坚毅、向上、无畏的状态,也让人看到了青年的无限力量。
好奇心驱使,走上志愿服务之路
说起走上志愿服务之路的缘由,易凯总结为“好奇心驱使”。
易凯是白箬铺镇胜和村人。2021年夏天,结束高考的易凯看到了白箬铺镇招募志愿者的信息。“那时并不了解志愿者,只是结束了高强度的学习后,突然闲下来,有点不适应。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就报个名试试看了。”易凯回忆道。
这个志愿者招募,是白箬铺镇白箬之光绘乡计划志愿项目团队发起的。当时易凯接到的任务是去白箬铺镇光明村进行美丽屋场的彩绘、装饰。具体而言,就是给废弃的轮胎上色、绘图,再进行装扮,放在指定位置、形成一定的造型,用以装扮乡村庭院。
“刚开始很新鲜,觉得好玩。”易凯坦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臂很酸胀,特别是晚上睡觉时翻身,腰、腿、手都有点疼。但看到小朋友很喜欢这些作品时,易凯觉得很有成就感。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光明村美丽屋场逐步成为网红打卡地以后,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对志愿活动也更有兴趣了。
没多久,白箬铺镇发布了志愿直播助农需求,易凯“秒”报名。这一次,他是举着直播架的工作人员,也是果园、农庄的外景介绍员,还客串了直播间的助播。“当时因疫情等原因,农户产品滞销。农产品直播引起了关注,解决了很多果农的烦恼。”易凯介绍。
这两次的经历,在易凯心中种下了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不久后,白箬铺镇针对本地青年启动了5天4夜的公益青年成长营,易凯火速报名。既聆听了专家讲授乡村振兴政策、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又跟随大巴走遍白箬铺镇每个角落、了解白箬铺镇的特色和优势,还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所学和调研内容,设计相应的创新项目。
志愿服务经历以及系统的学习,让易凯迅速成长。暑假快结束时,易凯获邀参加策划、执行白箬铺镇的中秋节活动。从活动环节设置到物料准备、人员邀请、场地协调、现场组织执行,易凯全程参与,“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算是深入学习了一场活动的策划组织了,收获颇丰。”完成了这些后,学校刚好开学,易凯背起行囊开始了他的大学之旅。
坚定步伐,统筹策划志愿活动近百场
入学后,易凯的志愿服务并没有停止。他发现学校推拿、按摩、针灸、耳穴压豆等非常有实力和特色,觉得利用所学开展义务服务大有可为。
等他找到老师反馈想法时,发觉学校早就行动起来了。该校有一个义诊队“微尘”,每学期会去周边社区开展义诊服务3至4次。这既是志愿服务,也是专业实践活动,易凯迅速加入,疯狂吸收“养分”。
此外,“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易凯积极参加;返乡青年创业论坛开赛,易凯带着团队晋级复赛;利用周末时间,他带着学校学生去各大活动现场当志愿者;去周边幼儿园、学校给学生讲述中医知识,进社区开展中药手工活动;牵头促进、组织白箬铺镇与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联合开展五四青年风采摄影赛……
积极向上的状态、突出的组织能力,让学校和白箬铺镇都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学生。2022年2月,白箬之光青年志愿团正式成立,初始成员12人,易凯被推举为组长,统筹组织志愿团的活动;易凯担任学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负责策划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事宜。
信任、热爱与干劲,让易凯在公益服务道路上高速狂奔。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三下乡”,2022年暑假前夕,易凯找到了学校老师,展示了白箬铺的情况,说服老师将“三下乡”地点放在白箬铺镇。
作为学校和白箬铺镇的“中间人”,易凯也挑起了策划、邀请、协调、执行等任务。仅义诊,就组织了近300多位老人参加,既有艾灸、推拿、基础身体情况检测,还有学校老师的专业问诊,以及联合学校、药企赠送的价值50万元的中药。“爹爹娭毑们的好评,让我们动力满满。”易凯介绍。
此外,易凯还协调组织学校学生在白箬铺开展了为期15天的系统支教。大学生给孩子们讲解中医知识、中草药知识,分享五禽戏、太极拳的要诀,和志愿团策划举办第二届绘乡青年成长营。调研环节,还一家家走访,听村民讲述这些年的变迁,拍新老房子对比照,记录时代的变迁。那个暑假,易凯还参加了白箬铺镇的4天3晚青年骨干营(青年成长营的升级版),进一步充电蓄能。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易凯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迸发出更多的干劲。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团成员陪伴乡村老人开展文娱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阅读经典书籍,为社区居民、村民义诊,利用所学开展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调研……不到两年的时间,易凯已从当初的“跃跃而试”变成干练稳重的组织者,参与统筹策划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白箬之光青年志愿团也从12人发展成为现如今的132人;在今年年初的公开竞选中,易凯竞选成白箬铺镇兼职团组织副书记……
“唯有埋头苦干、扎实奋斗,才能对得起学校和白箬铺镇的信任。”易凯介绍,本月底之前,他还将助推学校义诊队去白箬铺镇开展一次义诊。同时,还在助推双方在胜和村打造中医药特色美丽屋场。
青年应该是什么样的?易凯以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结合感兴趣的、所学的、擅长的,以双手向上攀登,用双脚走出光明未来,以微薄之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易凯的话语铿锵有力。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周秋燕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