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新闻网4月22日讯(通讯员 陈磊)“这边是易腐垃圾,就是厨房里产生的容易腐烂的厨余垃圾,也是湿垃圾;这边是其他垃圾,像烟蒂、污染纸张、塑料袋等都要扔在这里……”春日的早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西湖街道黄泥岭社区格林星城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穿着绿马甲的垃圾分类桶边“指导员”志愿者,有的打着雨伞对前来扔垃圾的业主进行分类指导,有的干脆穿着雨衣徒手分拣,十分认真负责,形成小区内一道靓丽清新的风景线。
“绿马甲”桶边指导员在两分类收集驿站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街道、社区“动真格”
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西湖街道黄泥岭社区全面发动工作人员、物业公司、楼栋长、志愿者,加大桶边指导员、两分类分拣员等人员的投入,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开启“地毯式”扫楼宣传模式。党员、志愿者、工作人员入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南,在每个楼栋单元、重要出入口张贴垃圾分类海报,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我们这里每天早上八点半至九点半会进行集中分类投放,并在分类投放点安排专人指导分类。”社区书记肖杰说。
据了解,目前社区正实行“三步骤”方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第一步,业主在家将垃圾按标准分类后带到楼下分类入桶,由桶边指导员进行二次分拣。第二步,物业公司利用拖运车将垃圾拖运至垃圾站,干垃圾直接倒入垃圾站、湿垃圾用绿桶装好归置在湿垃圾收集点。第三步,每天对湿垃圾进行拖运并登记桶数及质量。这种“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垃圾分类模式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短短一月时间,格林星城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
“先锋模范”党员带头参与分类
“阿姨,生活垃圾在家里就要分好类,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生活包装袋、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我们先做好两分类,慢慢再进行四分类......”周日上午10点,党员志愿者唐希敲开了业主李阿姨的家门。在表明身份后,党员志愿者手拿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耐心向李阿姨讲解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
此外,西湖街道还积极动员小区党支部的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守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宣传、进小区楼栋单元宣传、入业主群宣传,并带头分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分类打卡”评选百个“绿色家庭”
垃圾分类工作既是“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社会发展的大事。西湖街道黄泥岭社区创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模式,开展了“垃圾分类引'岭'新时尚,打卡15天”垃圾分类活动,设置丰厚的奖品,吸引居民们参与分类互动活动。活动第一批招募100个家庭,参与打卡的家庭将家里的垃圾干湿分类后投放至小区二分类集置点,挑战15天成功的家庭可以获得奖品,并颁发“绿色家庭”荣誉。通过参与打卡活动,带动家庭每个成员参与进来,以一个“家庭”为点带动全小区“家庭”这个面,最终实现整个小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
据悉,在西湖街道,垃圾分类这件事早已成新时尚。自2018年起,西湖街道率先开展小区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回收项目。项目实施至今,街道辖区内已实现20多个小区全部“撤桶”,建成垃圾二分类、四分类驿站,并逐步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下一步,西湖街道将开启垃圾分类小区试点模式,让垃圾分类从小区试点经验走向“全域覆盖”,也让西湖街道“靓化”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岳麓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磊
编辑:胡谦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2020/04/22/709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