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就认这个理!他们在岳麓收获幸福、见证发展……

来源:岳麓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 娟 编辑:彭娟 2020-11-09 10:57:44
—分享—

_MG_0013.JPG

活动现场。

_MG_9808.JPG

区委书记周志凯现身为岳麓“代言”。彭娟摄

岳麓新闻网11月9日讯(记者:彭娟)重大产业项目、优质教育、红色资源、城市有机更新……一把把“金钥匙”共同开启岳麓高质量发展之门。11月5日,“学习新思想 长沙微宣讲 就认这个理”全市理论微宣讲岳麓专场在湘江鲲鹏一期厂房举行,六位宣讲员围绕“就认这个理 打造三高地”这一主题激情开讲,讲述了一个个在岳麓收获幸福、见证发展的生动故事。

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卫政,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区委副书记秦梅鸯宗,区委常委、岳麓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屈志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雄辉等参加。

区委书记现身“代言” 岳麓这边风景更好

“岳麓区既是传统的文化大区、科教强区,也是发展中的都市新区、两型新区。”活动一开场,区委书记周志凯现身为岳麓“代言”。

近年来,岳麓区立足发展黄金期、社会转型期、矛盾易发期三期叠加的切实区情,高举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两面大旗,一手抓硬实力的提升,聚焦高技术服务业,坚定不移引项目、兴产业,依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岳麓高新区、滨江金融中心、大王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产业平台,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10余个,地区生产总值迈入1200亿元大关,揽获五个“全国百强区”。一手抓软实力的优化,坚持以文化人,创新性开展“麓山汇讲·百人千场大宣讲”等活动800余场次,涵盖全区老少中青党员干部群众达10万余人次,打通了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米”。如今的岳麓,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幸福安宁,一个名副其实的长沙新中心正大步迈向新时代,谱写“风景这边更好”的新篇章。

“理论宣讲队伍是联络党的创新理论和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周志凯希望,宣讲员用“小话题”来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真正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转化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建设“知识岳麓”“创新岳麓”的强大动力。

120天见证奇迹 湘江鲲鹏展翅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项目是岳麓区涉市和湘江新区重点产业项目。作为全国首个鲲鹏“硬件+软件”产业生产基地,湘江鲲鹏是世界计算产业变局,中国抢占信息产业制高点的缩影。

“‘湘江鲲鹏’就这样在长沙开始展翅:1天完成工商注册,10天完成土地审批转让,120天完成厂房建设,再次刷新‘长沙’速度,获得‘央视点赞’。”来自岳麓区委党校教师毛艳以《鲲鹏展翅 湘助腾飞》为题,讲述了疫情之下“湘江鲲鹏”项目在长沙落户、展翅起航的“奇迹之路”。

从高考阅卷到高速公路数据和图片的快速处理,湘江鲲鹏服务器一经推广应用,便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现场,毛艳生动描画了“湘江鲲鹏”展翅高飞后的前景:3年内投产8条生产线,年产设备50万台,产值100亿元,“这个春天孕育的‘湘江鲲鹏’,是世界计算产业变局,中国抢占信息产业制高点的缩影,更是长沙人民勇开新局,孕育新希望的开篇。”

不忘初心 他们在坚守中砥砺前行

庚子年初,疫情突如其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危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坚定着全国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秉承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望岳街道恒华社区书记赵双林主动请缨,深入防疫一线,带领居民群众将病毒隔离在“一米线”外。

在赵双林的讲述中,在场人员仿佛看到了基层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的身影,更为他们“把阵地守牢 把家园护好”的执着精神感动落泪。

“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对于红色湖南的岳麓山而言,亦是如此。活动现场,麓山景区讲解员谢宇虹结合自己28年的工作经验,深情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在岳麓山的初心故事。从岳麓山到新民学会,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青年从这里出发,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法,肩负起新中国的初心希望与使命担当。

来自市广播电视台的宣讲员刘哲,讲述了来自科研一线的“60后”王国秋、“70后”应龙和“80后”高狄,如何坚守“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信念,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的奋斗故事。

人民的美好向往 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30年的时间,我不仅见证了麓山南路交通的速度,也看到了麓山南路业态的丰度和游客的热度,更感受到了麓山南路综合治理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长沙态度。”来自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杨葵讲述了自己与麓山南路的故事。

麓山南路的有机更新,是长沙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实践,也是湖南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一个缩影。如今,这条沿线汇聚近10所高等院校、40多名“两院”院士、10多万名科研人员、3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的麓山南路,吸引落户科技型企业3000多家,新增专利授权7000多件,实现技术贸易交易额20多个亿,已经成为全省当之无愧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集聚地,成为了湖南挖掘内生潜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党总支书记吴虎强先后在农村、城市的8所中小学校任教,经历了长沙教育从“均衡发展”到“优质均衡发展”的历史变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来源:岳麓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 娟

编辑:彭娟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2020/11/09/85718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