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省会,长沙的担当与作为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胡谦 2022-04-19 09:44:59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419094346.jpg

4月18日,宁乡高新区中科星城石墨二期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计划6月底全部建成投产,将实现年产高端负极材料5万吨,年产值30亿元。今年一季度,宁乡高新区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启动、完工各类项目48个,计划内项目开工率同比去年提高约20%。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旗帜鲜明提出强省会战略,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提供了强大动力。

省委主要领导近日在湖南湘江新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勉励长沙干群抢抓机遇、比照先进,发挥好省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省会贡献。

站位更高,以强劲动力辐射全省

长沙作为全国18个千万人口大都市之一,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人才中心,以全省5.6%的土地创造了湖南近30%的GDP,首位效益日益凸显。

自“强省会”战略实施以来,长沙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自觉追求,不断强化省会意识、省会责任。长沙按照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1+N”政策对标对表,力争“头年打开局面,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重大成果”,将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三个高地”引领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和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为重点,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沙不断加快湖南湘江新区、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都市圈、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园区和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7大平台建设,壮大省会实力。

今年一季度,望城5G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接近尾声,将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湖南超精密制造业产业园在金霞开工,成为全国首个集超精材料、超精密加工、超精密装备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实现企业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10%,新引进企业213家,实现开门红……4月2日,总投资320亿元的浏阳经开区惠科光电项目第12条生产线点亮投产,满负荷运行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260亿元、税收22亿元以上。以7大平台为引领的长沙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1120亿元,另有301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省会长沙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

长沙的品质形象,一头关系到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一头关联着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长沙不“摊大饼”。精准研究城市定位,围绕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深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城市风貌,注重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长沙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上勇争先作示范:联合株洲、湘潭共同编制和完善“战略规划”“空间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等,有序推进将长沙优质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辐射周边,力争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长株潭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超过40%。

 平台更大,以强势产业加快发展

湖南湘江新区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是湖南创新改革发展的“试验田”与“新名片”。长沙加快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两区”生机勃发。

星邦智能全程助力北京冬奥会点火仪式;湘江鲲鹏攻坚“卡脖子”技术,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中联重科、楚天科技入选2021中国智能制造50强,望城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群产能持续攀升……岳麓山下、湘江之畔,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发挥“国字号”平台优势,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湘江新区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39.9亿元,同比增长9.4%,占GDP比重达36.5%,占比较全省、全市分别高13.6、9.2个百分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三个高地”建设的排头兵,扛起先进制造业大旗的湘江新区肩负使命一路领跑,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提出在“三端”齐头并进,赋能先进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研发端精确发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孵化端精心搭建,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转化端细化路径,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三端”发力,不断夯实国家级新区的平台作用。

截至目前,183家企业(项目)申报湘江新区先进制造业专项扶持政策,北云科技、三一重起、华诺星空等28家企业入选新一批“火炬计划”,湘江智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环卫清扫车投入试运营,建设中的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已获7家企业意向入驻,湘江新区先进制造业矩阵不断扩容。

今年1至2月,湘江新区全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占长沙市的46.1%,预计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均好于全省均值。

走马湘江新区,产业发展不断提质,科技创新不断提效,改革创新不断突破。

多规合一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土空间规划与湘江科学城发展规划统筹融合,新的科技创新高地呼之欲出;九华新片区、湘阴新片区、湘江融城科技小镇取得实质性推进,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再提速。

从梅溪湖到洋湖,从岳麓山到大王山,从滨江到兴隆湖……省领导的殷殷嘱托正转化为一个个关于产业、项目、改革、创新、发展的实干实绩。

 视野更宽,以强力举措推进开放

为国家试制度、为长沙谋发展。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在这片79.9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上,探索试验、改革创新的氛围相当浓厚。

4月中旬,记者走进位于长沙片区临空区块的中国邮政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这里平均每天有2.2万余件国际邮件、快件以及跨境电商包裹发往世界各地。

“在物流口岸、邮政、海关、商务等部门的共同推动下,长沙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将3个场所和3套监管系统合而为一,实现从换场地到换界面、从搬货物到搬数据的转变,取得降本、增效、促发展的创新效果。”长沙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单查验时间从一分钟压缩到20秒,通关时间平均压缩近50%。日处理能力从5万件提升到30万件。依托便利化通关模式,2021年,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110.08亿元,增长71.74%。

2021年7月,湖南省对非易货贸易有限公司用建材、小商品等,交换南非Takela集团的红西柚。易货贸易无疑是中非经贸合作的创新之举。非洲国家普遍外汇短缺且汇率不稳定,限制了中非贸易往来。易货贸易,有效突破了中非贸易障碍。

承载着“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要任务,长沙片区大力探索对非经贸合作创新举措,如,创新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平台,侧重解决非洲非资源型产品在国内的销路及定价方式等阻碍货品自由流动的问题;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在非洲将肯尼亚先令通兑成人民币后再汇入国内;构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和鼓励外贸供应链企业积极服务中小微出口企业……

长沙片区将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93.81%,形成3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具有全国首创性,24项入选省级案例。

一项项制度创新举措,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2021年,长沙片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48.94亿元,同比增长25.07%;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占湖南自贸试验区88.8%;新设立企业6978家,同比增长117.7%。今年1至2月迎来外贸“开门红”,实现进出口总额166.24亿元,同比增长38.86%。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胡谦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