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8月22日讯(湘江融媒记者 彭毓妍 )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里依稀可以看见一个腼腆的少年,面露微笑,仔细擦拭着旁边的汽车,他不知道,时间在那一刻记录下了他最朴实的样子。那个擦车少年便是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我们熟知他感人的故事,并为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动容。如今,时代变迁,沧海桑田,虽然雷锋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却在潇湘大地上扎根发芽,枝繁叶茂。
8月20日上午,一本小人书——《雷锋》,静静地躺在岳麓图书馆一楼展厅。书不厚,约莫20来页,但其中黑白的图像和文字却仿佛有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众多的家长和孩子前来驻足观看。与此同时,讲解员在一旁声情并茂地为前来参加活动的60余名家长孩子讲解书中的内容以及雷锋的生平经历。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雷锋同志的话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孩子的脑海中,他们将怀着崇高的敬意,带着雷锋精神走遍潇湘大地,让更多的人感受雷锋的时代精神力量。
襟怀浩渺,忖度他艰。纵观雷锋的一生,是“时代的写照”的一生,也是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一生。雷锋所处的时代物质条件匮乏,集体主义无所不在。时代造就英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了雷锋这样“心里永远装着别人”的人。他可以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财捐献给需要的灾区,也可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而在当今生活逐渐美好的社会环境下,也正是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心中始终装着别人,踏遍乡村或灾区,践行着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才得以代代相传,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代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把更多的奉献和无私带给有需要的人。
上午10点,在岳麓图书馆二楼国学馆内,湖南湘江新区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胡巧玲讲述了这样一则感人至深的志愿故事——《志愿者,真傻》。在很多人看来,明明只要捐点钱就可以了,去做志愿者,花费自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这不傻吗?但故事的主人公胡巧萍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会因为有了我们,会多一点色彩,多一些欢乐,多一份光芒。”10年来,她扎根于湘西凤凰禾库镇雀儿小学,跑了一万三千公里,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只愿将艺术带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一句“我会回来的”的承诺,背后是十年的守候,胡巧萍用亲身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忘我敬业的雷锋精神。她给光着脚上学的孩子们送去球鞋,给没有书包的孩子捐去书包,甚至于疫情期间,也要给学生们上艺术网课,做元宵灯笼,丰富他们的生活.她说她不仅是去帮助那些孩子们,也是让他们认识到“志愿服务是一项伟大的工作”。
舍却凡庸名利念,助人乐善志若磐。雷锋精神,是“上”与“善”精神的结合。雷锋精神始终体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不论是雷锋还是胡巧萍,抑或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他们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去,执信念之剑,怀大爱之心,让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完善,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砥砺前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似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还是有着像禾库镇雀儿小学这样需要帮助的乡村学校,还是有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雷锋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雷锋精神。在这个日息瞬变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锐意进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让雷锋精神在湖湘大地的故土上熠熠生辉!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彭毓妍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742/66/1297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