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10月13日讯(湘江融媒记者 朱莉 通讯员 杨华平)“不到五个工作日,新区就完成了我们中试基地的环评审批,比预期快了很多!”近日,湖南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丹收到来自湖南湘江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建设环评批复,这意味着该公司200吨钠离子电池生物质基硬碳负极材料研发中试项目(后简称“钠科新材中试项目”)即将起航,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再添生力军。
环评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项目能不能落地建设,要先评估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如何在把好环评“质量关”的同时提速审批,为项目建设“抢时间”?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靠前服务、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资料、压缩审批时限破题。
“在产品生产流程中,沥青包覆会产生苯系物质的排放,影响人体健康,建议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在环评报告编制中,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协助解决项目环评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姜丹印象深刻。
在新区环评专家组的指导下,钠科新材尝试使用淀粉等无污染材料代替沥青包覆材料。“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新工艺在生产流程中杜绝了苯系物质的排放,不仅没有增加成本,还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姜丹满怀期待地说道,钠科新材中试项目作为公司首条成品产线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将弥补公司产业化短板,为年底启动硬碳负极万吨级生产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在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钟建明看来,正是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时间介入服务、解读政策、提示指导,推动企业项目环评审批走上“直通车”。
今年9月,岱勒新材料年产2100万km镀覆金刚石线技改扩建项目尚处于招商引资阶段,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陪同项目选址时,对拟选址地块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要求、区域排水管网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企业选择最适合的项目地块。
这是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深化环评审批改革的缩影。行政审批服务局社会事务审批服务处用三组数据直观勾勒出审批高效“密码”:环评审批由5个环节简化为3个环节;申报资料由8件精简为6件;通过提前“陪护”指导、实施“容缺”受理、推行“并联”办理,推动环评报告表审批法定时长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压减办理时长超80%。
据介绍,今年以来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已审批环评项目114个,同比增长20%,助推湖南卓创精材、湖南高创科惟、长远锂科等一批园区重要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66.27亿元。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朱莉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754/57/1315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