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教育该如何发展?专家学者齐聚新区这所学校开展“头脑风暴”!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周秋燕 编辑:吴戍疆 2023-10-13 22:36:15
—分享—

湘江新闻网10月13日讯(湘江融媒记者 周秋燕  通讯员 龙子韬)近日,以“一起重新构想乡村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三言”未来教育沙龙,在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举行,高校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教研专家、知名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大家共同“描绘”未来乡村教育的模样。

在主题报告环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铁芳以《乡土立人,看见未来——乡村文明重建与乡村少年成长》为题,从乡村教育的基本背景、乡村教育的定义、乡村文化的内涵等方面进行阐释。他认为,理想的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少年健康成长为根本着眼点,以扎根本土与适应现代为基本教育取向,培养能走出去又能回得来的健全乡村个体与乡村文明主体。

2015年,长沙晚报以《“隐居”山林的彩色学校》为题报道了光明小学的特色美育,至今一直对该校进行跟踪报道。杨伊是光明小学的美术老师,扎根乡村教育18年来,她带着孩子们在乡村学校、山村田野间画画,孩子们的艺术作品逐渐走出校园,在各大场合展出。杨伊从构建美育的大空间、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介绍光明小学的美育工作。

本次“三言”未来教育沙龙设有主题报告、联合评议、发问辩疑、深化拓展等环节。在联合评议环节,湖南湘江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吴孟军认为,教育需要变革、需要创新、需要发展,要给“乡里娃”以“贵族气”,让孩子们成为“精神贵族”。“乡村教育的振兴不是易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教育仍能发光发亮。”湖南省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主任陈波说。天心区仰天湖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菲菲则认为,未来的乡村学校应具备人本化、生态化、未来化的特质,照亮乡村学校的未来,照亮乡村孩子的前程。

如何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乡村美育的难题是什么?在发问辩疑环节,湘江新区东方红小学校长周大战、长沙市六中(兑泽中学)校长向雄海、雨花区和平小学副校长喻劲松、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执行校长唐玲娟纷纷抛出问题,让讨论层层叠进,持续深入。

而在深化拓展环节,湘江新区白箬铺镇片区校校长徐建伟、芙蓉区楚怡学校校长段成姬、祁阳市教育局教研员周建军、湘江新区真人桥小学校长张爱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博士后粟孟林等结合实践经验与自身思考,展开互动交流。

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宇波介绍,近三年来,已有近6000名大学生来到白箬铺镇,加入乡村振兴的事业之中。他认为,城市和乡村是相连而不是割裂的,未来的乡村教育应该让世界回归乡村、让乡村承载未来。

湖南省电教馆培训部主任余剑波介绍,本届“三言”未来教育沙龙在于回应时代使命、补齐教育短板、研习白箬教育。“建议大家聚焦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从研判乡村教育的发展形势、认清乡村教育的独特价值、发掘乡村教育的比较优势,探索符合乡村教育特点的在地化模式,鼓励和激发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勇担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使命,探索出符合乡村实际的百花齐放的教育现代化道路。”余剑波说。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周秋燕

编辑:吴戍疆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754/57/131560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