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7月11日讯(通讯员 朱思怡 李思霖)“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近日,黄金园街道英雄岭村联合中南大学“红韵耕新”社会实践团,组织40余名儿童走进隆平水稻博物馆,开启了一场集文化浸润与科学启蒙于一体的研学之旅。孩子们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千年稻作文明,聆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传奇故事,让科学精神与农耕智慧在心中悄然扎根。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黄金园街道英雄岭村提前部署,通过精准统计报名信息、广泛征集意见,科学定制出行路线,协调志愿者全程护航,筑牢活动安全防线。中南大学“红韵耕新”社会实践团深度参与筹备工作,提前踩点,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设计互动问答与知识问卷,以问题为导向规划研学路径,引导孩子们带着思考深度探索。这种“村委会搭台、实践团唱戏”的服务模式,为研学有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学途中,在志愿者和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安静有序地参观了三大主题展厅。通过实物观摩、多媒体展示以及互动体验等方式,系统了解了从古代稻作文明到现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瞻仰袁隆平院士生前使用的科研工具、手稿及影像资料时,孩子们被院士毕生致力杂交水稻研究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孩子们在生动的体验中学习了水稻知识、感受了稻作文化,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学、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种子。“原来我们吃的米饭要长这么久”“以后我再也不剩饭了”“我要以袁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成为此次研学活动最丰硕的成果,也彰显了活动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积极成效。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朱思怡 李思霖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941/55/1511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