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土地整合哪家强? “换一得五” 超在行!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贺喜迎 编辑:吴戍疆 2025-02-07 14:25:48
—分享—

湘江融媒记者 贺喜迎 长沙报道

“七巧板”一样的零散土地,通过土地置换,实现“换一得五”;

一块14亩的闲置土地,招引链上新项目,将换来1亿元的年产值……

一连串“换”字背后,是湖南湘江新区创新的“用地之道”。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鲜明要求。

发展的问题,用创新来作答。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实现全域GDP增长6%以上,以占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9.2%的经济总量。

零散变完整

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换一得五

在岳麓高新区,向土地要发展效益,以“寸土”换“寸金”,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三环线与翰林路的交汇处,一宗形态不规整的零星工业用地,与相邻的湖南服装工业职业学校的历史项目用地,产生了约为3亩的用地穿插、3亩的间隙用地。

打开地块信息图,零散地块如同“七巧板”一样交错,不仅阻断片区智能路的拉通,同时与片区控规不吻合,导致周边23亩用地无法实现项目招商、有效利用。

一街之隔,园区培育的湖南比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为扩充产能寻觅空间。比扬医疗副总经理苏常红回忆,早在2020年,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订单纷至沓来。“当时受制于场地,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其实我们中意翰林路这个地块,主要顾虑地块的规整性。”

一面是碎片化土地难以利用,区域的整体规划受到影响;一面是企业飞速发展,用地需求扩大……面对这一难题,岳麓高新区管委会作出了创新尝试——零星土地置换。

微信图片_20250206121315.jpg

2023年初,在成功说服湖南服装工业职业学进行土地等面积整合置换之后,岳麓高新区申报办理“土地整合交换”业务;当年6月,比扬医疗与岳麓高新区签订了项目入驻合同;8月,业务通过湖南湘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岳麓高新区节约集约出两宗规整的工业用地。

“可以说做到了‘一举五得’,智能路通了、3个项目获得新发展,也为临近的三环线扩展留出空间。”岳麓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付烈山细细盘算道。

如今,曾经的“断头路”变为全新的智能路,方便了周边六家企业的出行。道路西侧,14.19亩用地已引入了比扬医疗(二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在今年12月投入使用,年产值可达1.8亿元。

智能路东侧的9.12亩用地,拟意向引入智多星项目入驻,落地研发中心及终端硬件设备生产基地,实现零星用地招商盘活。

“服装学校历史建筑占用三环线绿带641.27平方米,在整合交换后,该项目退出原占用三环线面积,为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基础,也为绿色防护用地提供了空间。”岳麓高新区开发建设局总规划师杨星星介绍。

这些变化,不仅让零散的土地变得完整,更为岳麓高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低效变高效

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

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两部门)曾联合印发《湖南省产业园区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空闲)用地清理整改工作方案》,岳麓高新区因地施策,制定了园区三类用地处置工作方案。

而亩均收益,作为重要经济税收分析指标之一,能看出企业或个人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的价值,土地利用效率也随之显现。

“2022年亩均税收15.9万元,到2023年,亩均税收达到20.47万元。”杨星星分享了一组数据。

他回忆,在园区内曾经有两块土地因企业未能如期开发而陷入低效利用的困境。

一是赛恩斯环保项目二期用地,该项目一期投产达效后,二期建设却迟迟未能启动,导致约14亩土地闲置。另一边,湘江鲲鹏项目的二期用地也因企业发展经营状况影响,23.941亩土地未按预期进行开发。

长沙市并无先例,如何突破?分割转让给什么企业,才能让土地活起来?面对这样的困境,岳麓高新区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极寻求“向工业用地存量运营要效益”的方案。

“紫金矿业是原有用地单位的股东,在园区的推动下较快地达成了合作意向。力得尔是园区培育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付烈山介绍,园区通过长沙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将这两块低效用地分别分割转让给了紫金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和湖南力得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两家企业的入驻,不仅盘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紫金矿业新能源新材料实验基地项目的开工建设,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以上,年税收560万元以上。而力得尔智能传感技术研发总部项目在去年正式封顶,也将在今年6月正式入驻办公,同样预示着年产值近10亿元和年税收超800万元的经济效益。

“项目涵盖5G产业系统软硬件研发中心、传感器研究中心、精密数控加工中心、传感器生产基地、模组生产基地以及精密控制机组装的智能设备研发及生产车间等。”力得尔公司董事长金卉分享道。

从低效变高效,从零散变完整。过去一年,在湖南湘江新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扎实,产业用地供地规模领先全省园区。数据为证——新区共推广“标准地”、弹性用地等供地模式,全年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存量土地3000亩以上。

从零散土地的整合置换,到低效土地的盘活重生,湘江新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寸土寸金”的深刻内涵。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湘江新区必将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贺喜迎

编辑:吴戍疆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946/99/146840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