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通讯员 彭姣阳 长沙报道
近年来,天顶街道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持续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到提前谋划、加快实施。如今,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蜕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聚焦急难愁盼,精准绘制提质改造“规划图”。
天顶街道共建有10个农安小区,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内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严重老化、环境差、污水管道堵塞频繁、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天顶街道“借力”湘江新区南园路水系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提前实施农安小区提质改造计划。
青山新村社区大部分区域因属于谷山生态公园整体控规范围一直未纳入农村引水工程和城市自来水户改工程,多年来,9个居民组用水以挖井取用地下水为主,经环保部门检测,区域内地下水质已不符合饮用水标准,能用上自来水成为居民们的迫切需求。为彻底解决该片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天顶街道积极联动长沙供水有限公司、区住建局、区水利局等部门,在2021年7月启动了青山新村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项目完工后,涉及9个居民小组、1个楼盘小区近5000人用水问题得到解决。“困扰我们十几年的用水难题终于解决了!”居民王先生激动的说道。
尖山安置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2021年11月启动,共计新建、整治管道2000多米,更换破损井盖296个,修缮路边石5000米,路面改造3万余平方米,增划消防通道10处,整体规划停车位180个。同时,小区自来水、天然气、道路等一并得到改造,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发自内心感谢街道和社区!”家住尖山安置小区的居民李女士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天顶街道把农安小区权证办理、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水电气改造等问题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一体推进。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完成青山新村社区、永恒社区、尖山社区共1318户农户水表入户工作;清水社区浪琴湾小区等小区的电改已完成;川塘社区黄荆小区天然气供给入户已完工,其余小区正在紧张施工中……
创新治理模式,持续夯实长效管理“硬支撑”
“要把小区里的‘僵尸车’清出去,外来车辆要收费。”青山团坝安置小区是按长沙市60号令拆迁安置政策建设的小区,共有安置房36栋,首批房屋自2006年分房至今已有16年之久,因基础设施日益老化等问题,居民对小区提质改造的呼声日益高涨。
为了响应群众的呼声,天顶街道和青山新村社区决定以居民自治的方式管理,通过各种形式融入居民、收集民意,让改造真正改到了居民心坎里。随着小区改造的完成,原本脏、乱、差的菜地摇身一变成为装有健身器材的锻炼场所;3处电动车充电桩的设立方便了居民为电动车充电,极大的降低了安全隐患;3个主要出入口车辆门禁的安装有效提高小区治安管理水平;自来水增压泵房的安装彻底解决了居民用水难的困扰……小区成立自治委员会后,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邻里之间也更加的和睦相处。如今,小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房屋出租率和出租价格都有所提升,居民们在自我管理中打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小区刚刚筹备自治管理委员会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反对,是街道和社区想了很多办法,才让居民愿意尝试这种管理模式。”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主任刘罗辉介绍道。
回应民生期盼,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终于不用再爬楼梯了!”家住天顶街道燕子山社区未成年管教所小区的居民任先生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未成年管教所小区建于1990年,共有7层楼,多为中、老年人居住,大家上下楼道感觉很吃力。为此,街道积极回应民生期盼,为该小区加装电梯,极大的方便居民出行。2022年底,任先生居住的7栋的3个单元都加装了电梯并已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该楼栋居民的日常出行条件。
近年来,天顶街道关注居民需求,多措并举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持续加强服务和指导,实施责任包保机制和倒排工期,积极对接有关部门构建绿色通道解决加装电梯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同时组织基层工作力量全覆盖入户摸排和宣传。电梯开通后,居民们生活便利许多,尤其是老年人,他们高兴地谈起乘坐感受并称赞道:“结束了爬楼的艰难史,我感觉很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天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忻表示,农安小区提质改造是惠民工程,只有听民声,知民意,才能确保改到百姓的心坎上。街道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改造方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彭姣阳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949/59/1496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