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杨东玉,男,40岁,汉族,中共党员,现就职于长沙得力开锁有限公司。2004年在原单位湖南水利水电一公司入党,期间获先进个人等荣誉。2017年,党组织关系转入锦绣社区党支部后,曾多次获评街道百佳党员、平安家庭等荣誉。
湘江新闻网7月5日讯(湘江融媒记者 胡谦 通讯员 陈映婷)“做合格党员,就是要服务群众、惠泽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就是麓谷街道锦绣社区党员杨东玉对于党员身份朴实而真诚的理解。敦厚老实的面容、亲切爽朗的笑声、朴实真挚的言语,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党龄近20年的党员,杨东玉一直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他以精湛的专业技术投身于服务社区居民的“第二事业”中,以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切实的行动,践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勤练本领,关键时刻显身手
“我是一名手艺人,靠的是技术吃饭。但在职业之外,能够凭自己的本领帮到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提及自己助人的初衷,杨东玉略显云淡风轻。
作为一名开锁公司员工,他时常活动于麓谷、梅溪湖周边,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服务于广大需要开锁的居民。从传统机械锁到电子密码锁,近年来,居民家中的锁具使用种类越来越多,杨东玉看到了这种新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钻研新技术,希望自己能够技术更加精进一点。也正是因为杨东玉对开锁技术的钻研,很多居民需要开锁就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有一次,锦绣社区一位居民出门倒垃圾随手把门关了却没有带钥匙,厨房里还炖煮着食物,顿时焦急万分,不知所措,脑海中就蹦出一个念头“找杨东玉!”得到消息的杨东玉迅疾赶到该居民家门口,开锁入门。此时,厨房里燃气灶上锅早已烧干,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和大量浓烟。情势危急,刻不容缓,杨东玉身手敏捷、不顾自身安危迅速冲向厨房,断电关火,开窗通风,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大事难事看担当,关键时刻显身手。杨东玉说:“我是一名党员,在群众危急之际第一时间站出来,我义不容辞。大家遇到紧急的事情首先想到社区党支部,想到我,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这并不是杨东玉第一次出手相助。为了用自己的所长帮助更多的人,早在2016年,杨东玉就主动牵头组建了一支义工维修队,他们各自发挥专长,竭尽全力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开锁、水电维修、家具维修等服务。后来,这支义工维修队发展为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人员也从最初的六七人增加到了100多人。每次居民有服务需求,找到志愿者服务队,就能得到免费优质服务。
结对帮扶,十年倾情暖人心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做好助老养老等问题,锦绣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楼里”项目,开展党员与楼内困难群众特别是独居孤寡老人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老人进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切实解决独居孤寡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中,杨东玉带头认领了三户独居孤寡老人。
“困难群众,特别是独居孤寡老人,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确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困难。每每目睹他们的艰难,我都觉得自己必须要帮一把。”杨东玉如此描述自己与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一帮扶”的初衷。
自从开展结对帮扶后,杨东玉就把联系的三户老人家的生活困难、家常琐事、喜怒哀乐都放在了心上。每一周,他都会定时上门至少2-3次,忙前忙后地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水管坏了、灯不亮了、门窗家具年久失修了,他便拿出工具里里外外修修补补,不遗余力;老人年迈体弱、出行不便,他便亲自出门帮老人购买必需的生活物品、代办紧急事务,不言辛劳。除了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杨东玉还常常坐下来与老人促膝谈心,聊聊家长里短,以弥补老人内心的孤寂。
十年下来,杨东玉与帮扶对象相处得好像“家人”一般。谁家有点什么事,杨东玉出现得比家人还积极,大家也都十分信服他。曾经有一户老人就眼含热泪紧紧握住杨东玉的手说:“要不是你常来探望,帮我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我真不知怎么办才好了,谢谢你。”
但是对于这一切,杨东玉表现得很是坦然:“党员,就是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不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需要平凡中有所坚守。”
杨东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锦绣社区生活的十多年里,他以精湛的专业技术、乐于助人的品质、甘于付出的精神,服务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胡谦 陈映婷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xjxqnews.rednet.cn/content/646741/97/12827920.html